
“黨的二十大報告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,貴陽學院將聯系工作實際,持續學習、宣傳、貫徹、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,加快促進教育內涵式發展,努力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?!辟F陽學院黨委書記呂保平說。
近年來,貴陽學院堅持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,緊盯“四新”“四化”和“四區一高地”主戰略主定位,踐行“突出實用、服務本地”的辦學指導思想,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、人文情懷和創新創業精神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,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撐。學校在以創新創業能力塑造為重點的應用型人才培養,以應用為主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創新,以“陽明學與黔學”研究為重點的服務地方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初具特色。

呂保平表示,下一步,學校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,立足高等教育責任使命,聚焦貴陽學院“升大更名”目標任務,扎實構建以本科教育為主,穩步開展研究生教育,適度開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多層次教育體系,打造以服務貴州省、貴陽貴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、重點產業為核心的特色優勢學科專業群,將貴陽學院建設成特色鮮明、優勢明顯的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。
完善工作格局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
不斷完善“三全育人”“五育并舉”工作格局,圍繞“立德樹人”的根本任務,培育優良校風教風學風,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,推動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再上新臺階。

深化產教融合 加快校地融合發展
以多方聯動為舉措,構建雙創人才培養體系,進一步形成以大學科技園、貴陽學院——雙龍科技企業孵化器為載體的“高端人才帶動、大學畢業生主動、校地融合推動”的創新創業格局,不斷完善校企協同創新中心、成果轉移轉化基地,搭建產創孵化平臺,形成全產業鏈孵化鏈條,促進科技成果轉化,更好服務“強省會”戰略目標。

整合資源優勢 培育地方教育特色
繼續立足校情、市情和省情,發揮辦學區位優勢及高校資源優勢,瞄準貴州省、貴陽貴安重大戰略、重點產業、特色文化,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科體系,提升服務貴陽貴安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。同時,學校以紅軍在貴州若干重大歷史事件作為主題,探索出“薪火黔行”紅色文化宣傳項目,將進一步完善長征精神學習、實踐與傳承為一體的育人模式。
來源 貴陽教育
原文鏈接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83UvRclxSvIC16CGQtyXQ
編輯:劉彥含
審稿:許曉璐
審核:趙福菓